8月6日,2023年天津文化惠民卡启动发行,全新推出的“戏曲卡”备受关注,很快售罄。文惠卡精准文化服务,在努力提高百姓精神文化生活品质的同时,也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力。
“戏曲卡”助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
自2015年首发以来,这张以文惠民的小卡片在“精准惠民”上下功夫,不断创新。文惠卡从只有一种补贴方式,到根据不同观众群的需求,逐步推出郊区卡、学生卡、公益卡、金卡、普惠卡等不同补贴方式的各类卡种。今年,全新推出适用于购买戏曲类演出票的“戏曲卡”,充值100元、补贴300元,面值400元,是今年所有卡种里补贴比例最高的,给戏迷群体带来了福音。
北方演艺集团总经理周炜表示,天津是戏曲大码头,不但戏曲名家辈出、戏曲演出众多,而且天津观众十分爱戏、懂戏。此次推出的“戏曲卡”,意在精准提供文化服务,让戏迷观众有更多机会走进剧场,欣赏自己钟爱的传统艺术。
周炜坦言,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。戏曲在艺术表达、思想内涵等方面都彰显着中华文化魅力。推出“戏曲卡”,也是意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提高百姓文化生活品质。
随着文艺演出市场结构的不断变化,国有戏曲院团也迎来新的市场考验。如何让更多人走进剧场看戏曲?如何让传统艺术在市场繁荣发展?周炜说:“文惠卡一方面是补贴老百姓,另一方面则是希望激发并带动传统艺术院团的创作热情,出人才、出作品。”
“戏曲卡”吸引“90后”“00后”
文惠卡工作人员介绍,今年的“戏曲卡”非常受欢迎,办卡人群中既有上年纪的长辈,也有“90后”“00后”。
如今,戏曲观众越发年轻化,“拿文惠卡看戏”的小年轻儿也越来越多。今年年初,年轻戏迷赵婧妤想陪长辈看一场京剧演唱会,尽一份孝心。因为要买的票比较多,小赵盘算着经济账,首次尝试用文惠卡购票,这也让她直呼与文惠卡“相见恨晚”。她说:“以前只知道文惠卡买票有折扣,后来才知道文惠卡还有补贴,今年新出的‘戏曲卡’更是超级合适!我平时进剧场看戏曲多,‘戏曲卡’特别适合我。”
一位“00后”戏迷说:“五一假期时,我可过了戏瘾,连着看了《锁麟囊》《大·探·二》《包龙图》《穆桂英大战洪州》。咱们天津有很多名角,观众也懂戏,剧场里的氛围特别好。现在看戏还有补贴,感觉很幸福。”
多剧种好戏陆续在津上演
据悉,至今年年底,将有多地、多剧种的名家、名团、名剧陆续在津演出。包括京剧《纪念厉慧良先生诞辰100周年系列演出》《西厢记》、评剧《金娥》《骄杨》、河北梆子《寇准》《太白醉写》、越剧《梁祝》《越剧折子戏专场》、昆曲《百年昆腔·中秋专场》等,都将相继与观众见面。(记者 刘莉莉)